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11月8日,第二届中法数学教育教学研讨会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校中法数学拔尖班交流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缪爽率领师生代表团一行35人参与交流,三校师生围绕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英才班中方负责人麻希南教授主持。

办学交流:分享经验育英才
在座谈交流环节,三校教师代表分别介绍各校中法数学班的办学理念与培养成果。麻希南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法数学英才班的创办背景、教学管理、培养特色、国际交流、毕业去向等。缪爽对武汉大学中法数学拔尖班的创办历史、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培养特色等进行阐述。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王善文重点分享了数学拔尖班的跨学科培养经验,通过构建数学与金融、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联动机制,有效开拓了特色育人路径。

前沿分享:科普报告启思维
研讨会设置两场高水平科普报告,展现数学前沿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武汉大学廖灵敏教授以《正规数、分形与重分形分析》为题,通过生动案例与严谨推演,引领师生走进分形几何与数论的奇妙世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舜麟教授在《Quantum mean-field limit to the fluid equations》报告中,结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物理现象,系统阐释了量子平均场极限理论与流体方程的内在联系,彰显数学与物理交叉融合的学术魅力。

师生互动:分组研讨促相长
在专题座谈环节,师生分组开展深入交流。学生专场围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物理、法语等核心课程,三校学子积极分享学习进度与教学方法,并就常见难点展开讨论。与会学生自发组建线上交流群,为持续互助搭建平台。教师专场聚焦课程建设、国际交流与班级管理等议题,各校代表分享了特色举措与实践经验,就优化培养模式达成多项共识。

实地参访:走访互动深情谊
活动期间,中科大学生志愿者陪同武大师生参观少年班学院及校园,近距离感受特色人才培养氛围与学术传统,进一步增进了两校学子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本次研讨会作为中法数学联合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有效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强化了校际协作共识。未来,三校将继续深化合作机制,共同探索数学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之路,助力中法数学教育交流迈向更高水平。
(通讯员:张泽宇、袁静 摄影:谈华敏)